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 |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 首页 > 最新政策

2020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

编辑: admin1 时间: 2020-04-21 15:46 访问次数: 0






  为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推动全省服务业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确保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各项目标任务,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新时期浙江服务业发展新优势,近日,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


     

力争2020年

全省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保持稳步上升!



着力谋规划促改革

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1.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立足省情和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高标准谋划“十四五”时期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空间布局、基本路径及主要举措,着手编制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编制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十四五”规划

启动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促进消费升级、现代物流、文化发展改革、教育事业、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现代供应链、商品市场、旅游、卫生健康事业、金融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3.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改革试点示范工作

深化杭州、宁波“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做好国家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浙江试点工作,建立试点工作专班,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舟山等地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集聚区域优势优化空间布局。支持杭州、温州、常山国家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建设。

4.研究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

探索完善扩大消费培育国内市场的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建立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完善服务消费领域准入和监管机制,实施服务消费负面清单制;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积极探索集体诉讼制度。

5.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配合做好我省注册制改革,释放资本市场活力;用好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政策,争取在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增信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推动宁波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保险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湖州、衢州绿色金改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丽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抓出新亮点;完善嘉兴科技金融改革方案。

6.完善科教服务创新体系

制定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管理考核办法,推动完善综合体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加快组建评审评估、成果评奖专业机构,完善评审专家库管理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等改革试点;建立我省科技创新指数发布机制。探索打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浙江幼儿教育新样板;制定《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推进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7.加快“文化+”服务业融合改革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制定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做优做强杭州、宁波、横店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文化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文化植入,启动文化场馆景区化计划和唤醒“沉睡”文物行动计划,修订景区复核办法等促进文旅融合。加快文化金融创新,深化“文化+资本”投资引导模式,强化“政银企合作”融资引导模式,探索建设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推动建立多方合作、风险共担的文化产业融资合作机制。



着力抓项目推工程

激发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8.加快推进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

围绕应对疫情、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对疫后生产生活具较强拉动作用、对服务业发展具战略导向意义的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支撑全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督促指导全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9.谋划梳理服务业“十四五”前期项目

围绕后疫情时期服务业发展新变化、“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战略目标,谋划储备一批高端、前沿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前期项目,在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0.统筹推进年度促消费十件实事

根据后疫情期间我省消费升级新变化,通过促消费十件实事(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打通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扩大信息消费、支持数字生活新服务、推广线上服务、鼓励淘工厂等新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放宽汽车消费限制、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畅通消费环节,拓展消费领域,培育消费新模式,激发居民消费需求。围绕年度促消费十件实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滚动推进清单,梳理一批促消费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力促实事落地见效。

11.实施产业链协同和软件产业创新项目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中央处理器、人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等关键基础软硬件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新产品;制定我省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施数字创意、区块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开发集成一批工业手机软件(APP),以软件产业创新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2.实施技术攻关和科研能力提升转化工程

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符合条件的纳入四大攻关计划;深化“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在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领域布局首批浙江省实验室2-3家,新建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培育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科技大市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800亿元。

13.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完成218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改扩建100所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开展10个以上省级“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联合学院、中法航空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筹建进程,推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开工。

14.高质量推进文旅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之江文化中心、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等一批之江文化产业带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107个传统文化项目总投资的50%;再创3—5个国家级、10—1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完成建设20个景区城、200个景区镇、2000个景区村庄,重点指导100个文旅融合项目。

15.加强居家养老工程建设

启动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纳入2020年省级补助的30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推动市县公办养老机构设立失智症照护专区,床位数不少于5%;推进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再建350个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覆盖面扩大到70%以上;对6000户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着力筑平台育品牌

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16.谋划打造服务业高能级平台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从供给端发力,聚焦数字技术、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科技研发、数字文创、高端航运服务等高端领域,在大都市区、新区以及科创大走廊等省级战略区域重点布局,探索打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引领区。以高能级平台为核心载体,培育高端服务业龙头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建设标志性项目,打造千亿级高端服务业主平台、新标杆。谋划推进一批服务业高能级平台。

17.加快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

以后疫情时期线上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围绕“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提升发展平台经济,制订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数字文化产业(包括网络文学、阅读出版、动漫、游戏、电竞等门类)发展,全面启动建设诗路数字文旅平台诗路e站。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跨境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10%、30%以上。建设教育生态监测评价数字化平台,探索构建浙江教育行业云,深化教育机器人应用试点示范学校建设。升级智慧广电政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综合监管平台。加强政采云体育链装备馆和全域户外运动智慧信息平台建设。围绕“三服务、一链接”加快“浙里养”建设,全面助推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浙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家政信用体系。

18.谋划打造促消费重点平台

加大后疫情时期促消费回升力度,以“浙里来消费”为主题,做大做强“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两大平台,创建1—2条国家级步行街、10条左右省级高品质步行街、5个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探索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探索建立出口产品内销便利渠道,努力建立供需无缝对接新平台新模式。推动全省放心消费建设工作提质扩面,培育发展放心消费单位20万个、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6万个、放心工厂3万个,建设放心消费街区(商圈)100个、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00个

19.推进新兴金融中心重大平台建设

在钱塘江金融港湾重大平台建设基础上,推进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和“移动支付之省”设,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新兴金融中心;依托国家级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配合做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金融对外开放,支持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连通公司、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落地运营。

20.加强物流大枢纽交通新业态建设

培育物流枢纽经济,推进宁波—舟山、金华(义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我省物流枢纽入围第二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开展企业“网络货运”许可申请等工作。促进巡游车网约车融合发展,2020年出租车清洁能源化比例达80%。

21.高标准建设生命健康共享平台

推动建设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我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省质子重离子中心、传染病诊治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高标准推动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平台实体化运行;建设全省数字化医共体平台,推广应用全省数字化医共体通用系统;加强社会办医项目信息跟踪分析,发布《2019年度社会办医状况白皮书》;举办第六届浙江省健康产业博览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建好3个海外中医药中心。

22.升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打造升级版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杭州国际人力资源峰会、中国五金产业人力资源高峰论坛,开展频率高、精准度好、产业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活动;细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榜单,编制发布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白皮书;制定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和评估办法,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健康运转。

23.加快提升软件和工业设计平台辐射力

加快杭州市国际级软件名城建设,推进宁波市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做好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相关工作,力争将直通乌镇互联网大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支持举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工业设计大奖;推动中国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力争成为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标杆。

24.打造服务特色优势品牌

谋划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四条诗路文化带,研究制定大运河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统一建设实施方案,打响一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和诗路旅游线。举办浙江厨师节、中国—中东欧美食人文交流活动等各类美食文化活动。推进“百县千碗”工程。办好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四届戛纳电视节中国(杭州)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MIP China)等重大活动。培育并举办一批彰显浙江山水资源优势、凝聚城市人文精神的品牌体育赛事,发布《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2020年)》,培育一批“慢生活•快运动”,“有味道•有风情”、“领域细分•特色彰显”的运动休闲小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行业发展新思路,培育一批水平高、信誉好、管理规范的保安服务企业品牌。



着力创机制强协同

协力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25.制定扶持服务业发展重大政策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全省服务业发展,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服务业带来的影响及所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指导市县落实实施《关于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全力支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动一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督促高质量开展试点、建设示范,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和政策落地,指导杭州、宁波落实现代供应链体系项目及政策。拟定实施文化、餐饮等行业应对疫情促平稳发展的扶持政策,助力服务行业稳岗复产健康发展。

26.优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

加强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为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大力发展先进的团体标准,力争在国际标准上取得新突破。优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功能,完善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体系,实行服务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第三方技术评估,继续强化环评机构信用管理,进一步打造诚信自律、服务高效的环评中介市场。  

27.推动服务业企业提升及人才培育高端化

实施服务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发布“亩产效益”领跑者企业名单。深化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进“万企升级、千企攀高、百企创强”行动。研究制定省级重点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培育管理办法,建设2个行业人才实训基地,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28.加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

制定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按照“一城一策”方案要求做好各项调控工作;加强日常监测预警和市场监测分析,发挥好联席会议机制,对上涨较快、市场波动较快的城市适时警示约谈;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管,规范行业与市场秩序。

29.加强物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督促公铁水空、邮政快递、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监测预警、检查指导,加大货物装卸搬运、储存、运输、配送等重点环节安全风险防范力度,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保障物流渠道畅通和货物、人员安全。

30.建立完善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协调联动机制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年度全省服务业发展重点任务,明晰界定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完善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我省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引导聚集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合力;建立健全促进消费工作机制,推动省消费促进研究院挂牌运行,建立促进消费的省市县联动工作机制。